碩士時原本想做 UR/UX,但是指導教授學生收滿了,只好跑去做 AI;不甘心地把 Medium 的名字取做 UXAI 想寫點什麼,但是裡面至今都還是只有 AI。
台灣的 AI 工作太難找了,剛好 AI 的背後就是 data,data 工作好找多了,所以只好做 data;畢業後做了好幾年 data,以為人生就會這樣做 data 下去時 ······
LLM 橫空出世了!
因緣際會之下,有機會在工作上開發一些 LLM-based 的應用,但是整個專案只有一個人。為了不讓應用醜、難用到使用者看一眼就走,只好重拾以前碰過的一點 UX 皮毛。
於是,在命運的指引之下又來到了 UX 和 AI 面前!自此 UXAI 的故事開啟了新的篇章!
Education
・國立政治大學 數位內容研究所
・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
Experience
工作經歷
・Senior Data Engineer @Junyiacademy
・Data Team Lead @Junyiacademy
・Data Scientist @Zigzag Analog
演講經驗
・COSCUP 2023, 利用數據和技術實現公平教育:均一影響和創新的旅程